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媒体 > 正文

《建军大业》还原60个历史场景 是热血激荡青春片

时间:2017-07-19 10:08:19 来源: 评论:0 点击:

  “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

  7月28日,由韩三平任总策划兼艺术总监、黄建新监制、刘伟强执导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建军大业》将全国公映,谱写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写就的史诗,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献礼。该片也是继《建国大业》《建党伟业》之后,“建国三部曲”的收官之作。

  “一个伟大的国家,必有一支伟大的军队。”黄建新说,“《建军大业》所聚焦的,正是一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中,为国家为人民鞠躬尽瘁、舍生忘死的热血英雄。”那是1927年的中国,风雨飘摇,内忧外患。年轻的革命先辈们为解救人民于水火之中,为了挽救国家民族于危难之际,历尽千难万险,终于建立了真正属于人民的军队。从那时起,被战火洗礼过的灵魂,同人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影片中将有40%左右的战争戏份,重现南昌起义、三河坝战役、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等重大历史事件。

  对于不曾听闻90年前鼓角争鸣的当代观众而言,《建军大业》展开的,既是一段值得铭记于心的历史,更是一段具有现实主义价值的革命先辈心怀家国的青春奋斗史。

  炽热军魂点燃每个人心中的英雄情怀

  影片从1927年4月的上海切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导致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及革命群众等,一时间,中国共产党陷入了白色恐怖时期。也正是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的青年领袖们意识到,只有枪杆子里才能出政权,决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并创建革命队伍。各方势力环伺之下,8月1日,周恩来、谭平山、叶挺、朱德、刘伯承、贺龙等人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随后的9月,毛泽东等人又在湘赣边界发动秋收起义,一众热血青年领袖为未来之中国开辟新道路的革命年代就此展开。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8月1日,也在之后被定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日。

  打磨剧本的两年中,黄建新与刘伟强反复思考过一个问题:这部电影的意义是什么。还原磅礴的战争场景,回望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这是第一重重要意义。为此,刘伟强与部分主创率先动身,重走建军路。待他们回到出发点,积累的资料堆起来高度超过一米。正式开机后,全剧组600余人又花117天跨越数千公里,还原出60个颇具历史质感的场景。最终整个拍摄期的镜头数多达1.2万个,动用群众演员2.5万人次。这些数字不仅远超“建国三部曲”系列的前两部作品,还创下了近10年来华语电影的新纪录。

  而在极致视听之外,感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生命价值,或许更富深意。影片出品方之一、中影股份的董事长喇培康曾提及,自己内心最仰慕的英雄是贺龙。正如影片开始时所讲述的,在共产党员、工农群众等被大肆屠杀的艰难岁月里,依然有许多信念坚定的革命者,面对逆境,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贺龙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民族危急时刻,他立场鲜明地支持中国共产党;南昌起义之后,多次申请入党的他终于在瑞金实现夙愿;而1928年当他回到家乡桑植发动武装起义时,更有一番振聋发聩的演说:“我相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电影杀青时,剧组里有许多年轻人落泪了。黄建新说:“每个人心中都有英雄情怀。通过电影与革命先辈们‘对话’时,人们心里的某一处会被先辈们炽热的军魂、矢志不渝的信仰深深撼动。”

  青春的演员诠释意气风发的革命先辈,期待年轻能成战斗力

  令人关注的是,从影片曝光演员阵容的第一天起,外界就格外关注这部影片的主演名单:片中近60位主演,超过半数为青年演员。作为“建国三部曲”的前作,《建国大业》汇聚了百余位明星演员,也开启了重大历史革命题材影片“数星星”的模式;此后的《建党伟业》延用了群星配置;到了《建军大业》,因着重聚焦南昌起义的前后时期,影片所涵盖的主要历史人物比之前两部减少了半数左右,角色的年龄也进一步降低。以几位革命领袖为例,2009年上映的《建国大业》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的扮演者都是特型演员,分别为唐国强、刘劲、王伍福;2011年上映的《建党伟业》中,毛泽东、周恩来、李大钊的扮演者分别换成了刘烨、陈坤、张嘉译。此番《建军大业》,革命先辈们的脸孔又年轻了不少,除了毛泽东继续由刘烨饰演之外,周恩来的扮演者朱亚文、叶挺的扮演者欧豪、粟裕的扮演者刘昊然、邓小平的扮演者董子健,以及鹿晗、马天宇、张艺兴、李易峰、陈伟霆、周冬雨、关晓彤、张天爱等等,这些年青演员都是演艺生涯头一遭出演重大历史革命题材的作品。

  他们朝气蓬勃的面貌能否撑得起风雨如磐的岁月,这是不少人关心的话题。黄建新说:“我们将诠释意气风发的年轻领袖革命家的任务,交给了同样青春的演员来完成。”考虑到先辈们在当年投身革命时大多是热血青年,这样的选择其实是慎重又严苛的,而一众青年演员也都献上了自己“真诚、热血的表演”。预告片的画面中一一标明了革命先辈们在相应历史中的年纪。毛泽东在33岁时鞭辟入里地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南昌起义时,周恩来29岁,粟裕19岁;而卢德铭牺牲时年仅22岁。

  这样一群信仰坚定、青春热血、充满智慧的中国青年,他们曾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达到了生之为人在美好年华中极致的闪光点。现在,观众们期待,正年轻的新时代演员能隐入那耀眼的光芒,书写青春大事记的新篇章。(记者王彦)

  相关链接

  “建国三部曲”谱写革命史诗

  《建国大业》

  2009年上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献礼作品,由黄建新执导,韩三平任制片人。该片最终票房3.93亿元,为当年国产片之最,还获得了中国电影华表奖、大众电影百花奖、中国电影金鸡奖等奖项。

  电影故事主线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筹备,突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和衷共济、肝胆相照的风雨历程。

  对于中国电影而言,《建国大业》开创了主旋律影片的全新模式,成功嫁接了商业与重大历史革命这两种元素。最为观众津津乐道的,是片中有172名知名演员,这个阵容既有唐国强、刘劲等实力派特型演员,也不乏当时的小生级别明星,比如陈坤。因为出场人物几乎囊括了大半个影视圈,该片的观影过程被观众戏称为“数星星”。

  而在专业人士眼中,《建国大业》在真实再现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基础上,打破了领袖人物脸谱化的审美定势和模式,显现出了一种站在今天的历史高度和审美高度才有的人文情怀。如受邀参加政协会议的冯玉祥在海上遇难,消息传来正在洗脚的毛泽东愤怒地踢翻了水盆,而周恩来甚至大骂手下“都是猪脑袋”。这些独特的审美表现是“陌生化”的,是观众特别乐意看到的,也是富有感染力和冲击力的。

  《建党伟业》

  2011年上映,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献礼影片,由黄建新执导,韩三平任制片人。该片延续了《建国大业》的核心主创班底,最终票房3.72亿元,为当年国产片第三,获得中国电影华表奖等奖项。

  影片从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开始切入,一直叙述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时间内的重大历史事件,重点展现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筹备建党这三段史实。

  与前作相同,这部140分钟的献礼片中出现了100多位明星,尤其是拍摄起用了更多青春偶像级的明星,饰演毛泽东的刘烨、饰演周恩来的陈坤、饰演邓小平的韩庚、饰演胡适的吴彦祖等,成为一大热点话题。

  《建军大业》

  2017年7月28日上映,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的献礼影片。

相关热词搜索:建军 青春片 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