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正文

邹广杰院长两会节目谈医改

时间:2015-04-01 10:41:07 来源: 评论:0 点击:

  由习派中国独家冠名播出的“关注两会,关注中国品牌”《中国品牌访谈录》两会特辑,已于近期在全国政协礼堂完成录制,辽宁省复员军人康宁医院癫痫病医院的邹广杰院长和两会观察员原中国质量协会理事长,中国质量万里行组委会副主任解艾兰女士一起,共同探讨了两会政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医改、健康产业”等话题。

     “健康是群众的基本需求,我们要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打造健康中国”——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在100个地级以上城市进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今年的政府报告中对于医疗方面的改革做了大篇幅阐述。从公立医院的综合改革到医保补助标准的提高再到医疗纠纷的预防等等老百姓关心的方面都有了喜人的变化。

     解艾兰女士说:“健康是人民幸福的根本,只有保障了患者有其医,社会才能安康,人民才能幸福,所以我非常赞成和支持这一届政府加大医疗改革的力度。但是我们目前好多优势的医疗资源和技术比较高的专家都集中在大医院,所以好多患者不管是大病还是小病都一窝蜂的到大医院来就诊。因此要加强县域医院基层卫生组织的医疗技术水平。要给他们进行帮扶和培训。那么在硬件设施上和技术上都要给他们进行加强。就是我们政府部门提出的未来几年内要达到90%的患者不出县就能解决疾病。

     邹院长表示:“分级诊疗”现在医疗界的热词之一,尤其是李克强总理在去年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提出要健全分级诊疗体系,加强全科医生培养,推进医师多点执业,让群众能够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分级诊疗是解决医疗资源倒三角与医疗需求正三角之间矛盾的有效举措。一个最常见的现象是,同大医院熙熙攘攘的人相比,下面的县医院,尤其是镇医院病人就比较少,导致医疗资源严重分布不均。当然,县医院或者镇卫生院的医疗设备也是一定的因素,最主要的因素还是医务人员技术短缺,高层次医务人员短缺,造成了一头热一头冷的局面。因此加快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建立“小病不出县、大病不出市、疑难重症到大型综合性医院”的分级诊疗格局势在必行。

     据栏目组调查,除了“分级诊疗”以外,“医患关系”也成为了近年来的热词。根据国家卫计委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发生医疗纠纷11.5万起,虽然较2013年下降8.7%,但是目前投射在个案中的医患纠纷也呈复杂多样,给调解带来很大困难。

    针对医患关系,邹院长结合自己三十多年的从医经验,表示:“医患关系”之所以尖锐,是三方的问题,第一是社会舆论火上浇油,例如一个女孩去世,马上被渲染成白领过劳死,而且拿出微博微信等当做依据,但事实上一个病人的死因很复杂,只有经过科学检验才能得出结论,邹院长认为媒体有责任有义务对自己的言行负责,需要反思和慎重报道;第二是有一些人动机不良,认为病人死掉可以敲医院一笔钱,因此有意报复和夸张渲染自己是弱势群体;第三是医务人员沟通不力,尤其是面对病人家属,没有进行很好的人文关怀,导致误解重重。人生病时是最脆弱、最需要关心的时候,因此三方要互相理解包容和信任,尤其要借助“医改”平台,出台各项举措完善患者就医保障条件,完善法律程序和相关调解制度势在必行。

     另外,邹院长认为医院只是医生的工作平台,医疗的主体应该是医生而非医院,只有解放医生,强化医生作用,弱化医院功能才能有效配置资源,方便病人就医。现在提倡医生多点执业,说明政府意识到要提高优质医生的使用效率,但没有其他配套措施,医生必定受第一执业单位限制而无法真正多点执业。因此,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医生身份,让合格的医生成为独立的社会人,可以自己开业或多向选择,这样医院的资源可以充分使用,不必要的人员也可以大幅度裁减,效率肯定明显提高。

相关热词搜索:医改 院长 节目